奧林巴斯CX23顯微鏡的使用技巧
奧林巴斯CX23是一款性能優(yōu)良的正置生物顯微鏡,適用于教學、科研和臨床觀察。以下是使用該顯微鏡的一些實用技巧,幫助用戶更高效、清晰地獲取觀察結果:
一、奧林巴斯CX23顯微鏡基本操作技巧
放置與固定
將顯微鏡平穩(wěn)放置在實驗臺上,避免震動或傾斜。
確保電源連接正常,打開電源開關,預熱光源30分鐘以穩(wěn)定亮度。
樣本制備與放置
使用厚度為0.17mm的蓋玻片和長度76mm、厚度0.9-1.4mm的載玻片制備樣本。
將樣本放置在載物臺上,用壓片夾固定,確保觀察部位位于載物臺通光孔中央。
低倍鏡觀察
對焦:先使用4×或10×低倍物鏡,轉動粗調焦旋鈕使鏡筒下降,眼睛從側面觀察物鏡,防止壓碎玻片。當物鏡接近玻片時,反向轉動粗調焦旋鈕,使鏡筒上升,直到看到清晰物像。若物像不清晰,稍微轉動細調焦螺旋調整。
調整視野與光線:通過旋轉X軸和Y軸旋鈕,將樣本移至視野中央。調節(jié)聚光器高度和光圈大小,使視野亮度適中。
高倍鏡觀察
在低倍鏡下找到清晰物像,并將目標部位移至視野中央。
轉動轉換器,使高倍物鏡(如40×)對準通光孔。由于高倍物鏡工作距離短,避免轉動粗調焦螺旋,僅使用細調焦螺旋對焦。
油鏡使用(如需)
在低倍、高倍鏡下觀察后,將需放大的部分移到視野中心。
聚光鏡升至最高,光闌開到最大。在樣本觀察區(qū)域滴加鏡油,轉動轉換器將油鏡(100×)轉入光路,用微調旋鈕對焦。
使用后,用擦鏡紙朝一個方向擦拭油鏡,如有油污,沾少許二甲苯擦去香柏油后再用干擦鏡紙擦凈。
二、奧林巴斯CX23顯微鏡光學調節(jié)技巧
亮度調節(jié)
根據(jù)樣本的透明度和對比度需求,旋轉光度調節(jié)鈕調整光源亮度。對于較透明的樣本(如洋蔥表皮細胞),亮度不宜過高;對于染色較深的樣本(如蘇木精-伊紅染色的組織切片),可適當增加亮度。
均勻度調節(jié)
若發(fā)現(xiàn)視野中光源不均勻,可微調聚光鏡的高度和位置,使光線均勻照亮樣本。同時,檢查光路系統(tǒng)是否有灰塵或雜物遮擋,如有則及時清理。
孔徑光闌調節(jié)
適當縮小孔徑光闌可增加圖像的對比度,但會降低亮度;擴大孔徑光闌則會增加亮度但可能降低對比度。通過微調孔徑光闌,找到亮度和對比度的最佳平衡。
三、奧林巴斯CX23顯微鏡人體工學與舒適性技巧
瞳距調節(jié)
根據(jù)雙眼之間的距離,調節(jié)兩個目鏡之間的距離,使左右眼分別觀察到的圖像重合,形成一個清晰的視野,減少眼睛疲勞。
屈光度調節(jié)
若雙眼視力有差異,可通過調節(jié)目鏡上的屈光度調節(jié)環(huán)進行補償,使左右眼都能看到清晰的圖像。
使用眼罩
若戴眼鏡,則在正常的折疊位置使用眼罩;若不戴眼鏡,則拉出眼罩,阻止外部光線進入目鏡與眼睛之間,使觀察更舒適。
四、奧林巴斯CX23顯微鏡樣本觀察與記錄技巧
多方位觀察
通過移動載物臺,從不同角度和位置觀察樣本,全面了解樣本的結構和特征。例如,觀察植物葉片切片時,不僅要觀察葉片的表面結構,還要觀察葉脈等內部結構。
使用輔助工具
如果顯微鏡配備了數(shù)碼成像系統(tǒng),可利用該系統(tǒng)拍攝觀察到的圖像,方便后續(xù)分析和記錄。在拍攝前,可適當調整圖像的亮度、對比度等參數(shù),使圖像更清晰美觀。
記錄觀察結果
觀察過程中,及時記錄觀察到的重要特征和現(xiàn)象??梢杂梦淖置枋?,也可以繪制簡單的示意圖,注明樣本名稱、觀察倍數(shù)、特征描述等信息。
五、奧林巴斯CX23顯微鏡維護與保養(yǎng)技巧
清潔鏡頭
定期清潔目鏡和物鏡,保持鏡頭的清潔。使用干凈的鏡頭紙輕輕擦拭鏡頭表面,去除灰塵和污漬。如果鏡頭上有頑固污漬,可使用少量專用的鏡頭清潔液擦拭,但要注意避免液體流入顯微鏡內部。
防止霉菌生長
在潮濕的環(huán)境中,顯微鏡容易滋生霉菌,影響光學性能。可將顯微鏡放置在干燥的環(huán)境中,或使用防潮箱保存顯微鏡。如果發(fā)現(xiàn)鏡頭上有霉菌,應及時清潔或聯(lián)系專業(yè)人員進行處理。
存放與保護
實驗完成后,取出玻片,旋轉物鏡轉換器至低位,將鏡頭轉到低倍鏡并將光源強度按鈕調到最小,關閉電源開關。用白紗布擦拭機械部分,用防塵罩覆蓋顯微鏡,防止灰塵和污垢的侵入。將顯微鏡放置在干燥、陰涼的環(huán)境中,避免受潮或受熱。
六、奧林巴斯CX23顯微鏡注意事項
操作規(guī)范
輕拿輕放顯微鏡部件,避免碰撞或摔落。
使用時避免震動和搖晃,以免影響觀察效果。
安全規(guī)范
確保電源插座和電源線安全可靠,避免觸電事故。
嚴格遵守操作規(guī)程,確保實驗順利進行。
通過掌握這些使用技巧,用戶可以更高效、準確地使用奧林巴斯CX23顯微鏡進行觀察和實驗,提高工作效率和觀察效果。
電話
微信